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十年》的幸運:失卻奧斯卡外語獎的《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電影海報



德國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的影響力,自然跟美國不能相比。以一個香港人的身份來説,我還沒來德國之前,根本就沒有看過一齣德國電影。唯一看過的所謂“電影”是大家都看過的“希特拉都乜乜乜”(Cut唔到有綫之類)這部短片,這個片段是講述希特拉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大勢已去之時,召集所有將軍在地下密室中開會討論戰況 飾演希特拉的演員青筋暴現七情上面,而因大家都聽不懂德語,可以自由創作字幕,因此受到二次創作者的青睞

這片段其實來自電影《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Der Untergang”:把Untergang這個字拆開,前者unter直接翻譯成英文的話,叫under。而gang則是動詞gehen的名詞表達。整個字可以翻譯成衰落,走向滅亡。中文有譯做“帝國衰落”,可算達意。香港的翻譯就跳出意思的限制,算是電影主題的一個縮寫。
電影海報

香港人沒有多少看過德國電影,但事實擺在眼前:每年在柏林舉行的柏林電影節,能夠跟康城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齊名,自然並不惹小。其實有時候我覺得美國奧斯卡的頒獎禮,入選或得獎的電影,都是必先有某程度商業上的成功,繼而才有機會入圍。一些比較低成本的製作,票房未必能夠真實反映電影的藝術性和價值,所謂刀仔可以鋸大樹,五十萬亦可打低幾百萬。所以我深信在柏林電影節或者德國電影界,總能找到一些遺珠。

電影被稱爲“第八藝術”,排名好像有點低,但在普羅大衆的流行文化中,電影其實相比畫作,雕塑這些傳統藝術有更大的流行性,亦比起流行音樂等藝術有更多的承載能力,一個半小時的聲畫,可以帶給觀衆更多的欣賞和反思空間。自己平常有看電影的習慣,可是多數以英語電影爲主。來到德國以後,我就在想,反正是花兩個小時圖個娛樂,不如發掘一下德國的電影,既可增進德語,又可以從電影角度窺探一下德國文化。我是不喜歡看舊電影的,所以從新到舊地找,第一部找到的極高評價的德國電影,是2014年的《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電影海報
可惜《維多利亞》不似香港《十年》,能夠創下奇跡奪得金像獎。今年奧斯卡外語獎,德國派出呼聲最高的“代表”卻因爲“不夠德國”(英語對白超過四成)和“不夠政治化”(奧斯卡最佳電影硬是不能“雖然講唔出咩大道理但係我睇完之後覺得非常之有親切感”),失卻入圍機會,後來補上的“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連提名都沒有拿到,德國電影界自是失望,亦對奧斯卡僵化的“外語”制度深感失望。

說回《維多利亞》:先劇透一下,不過就算大家往後想看,劇透也不太具殺傷力。其實用幾句話就可以把劇情說到底。既然導演已經說了,劇本從頭到尾衹有十二頁,要總括也肯定不難




來自西班牙的維多利亞隻身來到柏林,孤獨非常,在某夜遇上四個土生土長的柏林男生。跟隨他們到游蕩。
本來故事就在其中一個男生Sonne(意爲陽光)送維多利亞返回咖啡店後終結。但由於三人當中有人欠債,不得不跟債主賣命,而其中一人卻因醉酒而無法同行,情急之下,他們竟然拉了相識不足一個小時的維多利亞作伴,一同打劫銀行。維多利亞亦竟然同意,一路跟隨大隊。雖然在銀行得手,但因成功後的狂妄,導致其後被警方追捕。其他同伴相繼被捕,受傷甚至死亡,而跟"陽光"發展出曖昧關係的維多利亞,如何繼續這個瘋狂的歷險?

「victoria 2015 aufnahme」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他有份演出的柏林男生
結局還是留給大家去看吧!

如果要極度精要地講出這部電影有何極具創意之處,三個字(白宮發言人模式):“一鏡到底”。我在找到電影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一刀不剪的。可能是我少見多怪,看完電影之後,才知道一鏡到底的電影,自二零零零年起,有十部八部。不過我既然不是影評家,電影發燒友,自然沒有留意原來電影是可以一Take過的。這部突破性地一鏡到底,内容又緊張刺激的電影,看的時候真的似是要是讓人屏住氣息,兩個小時不得換氣,緊張得有點辛苦。看完之後,真是鬆一大口氣,不得不佩服導演,演員,攝影師,剪接師(不存在啦…)的能量和努力!
「victoria 2015 film vor ort」的圖片搜尋結果
《維多利亞》的導演

這樣一部電影,鏡頭的設定及整個拍攝的流程自然必須經過特別安排。上文提到,電影衹有短短十二頁的劇本,因此所有演員的對話,均需要加入大量臨場發揮,並根據拍攝的過程而有所修改。某些場景所拍攝的時間,跟演員的對話互相關聯,並沒有完全依照計劃來進行。電影有三個完整的版本,最後一個版本被採用作最終的電影版,一刀未剪。雖然拍攝時間極短,但整個拍攝團隊均投放了十分多的時間去綵排,因此製作時間並不比一般的電影短。

我自己覺得,通常其他電影在轉場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放開”的感覺,就算轉接的時間不長,短短一兩秒鐘,也可以讓觀衆有思考的機會。但是基於這部電影一刀未剪的關係,戲内主角在這個事件的經歷,跟觀衆是同步的,他們所做的抉擇,下一秒鐘故事的發展,觀衆都無辦法從其他途徑得知,所以這種“親歷”的感覺就極度強烈,這不是所謂POV的拍攝方法可以做到的。

另外我相信電影其中一個很有説服力的元素是女主角的西班牙人身份。作爲身處德國的外國人,我有目睹很多留學生成爲“留學垃圾”。身處異地,當然會有寂寞難耐的時間,這樣就更加强化女主角爲求跟Sonne等人打成一片,不惜跟他們一起打劫銀行的動機。雖然導演有説過,他可以同樣找一個德國女生來演維多利亞這個角色,但透過選角,維多利亞更能折射出這種人離鄉賤的感覺。

Sonne 維多利亞 
我還特地上網翻看幾段訪問,導演說要打破電影的禮節,爲什麽拍電影要有詳細的對白呢?爲什麽要有一個固定的劇本呢?他說自己爲了這部電影,榨盡了自己的能量,拍攝之後得了足足兩個月的憂鬱,可見這個計劃是如何的瘋狂。有人認爲,Birdman在長鏡頭的運用上叫做新奇。那麽《維多利亞》應該叫什麽?石破天驚創世革新?論創意,我反而認爲《維多利亞》跟《少年時代》更相似,兩者都是用上革新的時間觀念,前者是一對一,後者則是綫性地攤分十二年。兩者都是非一般的拍攝手法。

《十年》從上映,到入圍,到金像獎得獎,一路走來,激起討論,自是必然。如果說“政治綁架藝術”,本身就是綁架的行爲。金像獎是香港地位最高的電影獎項,能夠得此殊榮,證明電影的確受到電影工作者的認同。不屬於這個專業的人,就先不要插嘴。其實更好的講法是“政治綁架獎項”,《維多利亞》高呼聲卻失落入圍機會就是一個例子。藝術其實是不能被綁架的,但是從刹停轉播,輿論攻擊這些行爲,就更加反證這齣電影的重要性:在現時的政治氣氛之中,一齣帶有如此清晰的政治論述的電影能夠突破重重自我審查而脫穎而出,實在是令人鼓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