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德國菜,講到口臭的,肯定是香腸和鹹豬手。其實大家都知道,日本不祇有壽司魚生,韓國不祇有泡菜石頭飯,德國肯定也不祇有香腸和豬手,可是德國距離香港太遠,能夠記得兩道菜已經十分不錯。
德國咸豬手,配啤酒...太老土了... |
不要誤會,我要寫的不是什麽飲食頻道。我自己不是喜歡飲飲食食的人,但是誰可以忽略飲食在一個文化的重要性呢?文化人梁文道先生在《飲食男女》也寫過幾篇有關德國飲食文化的文章,十分有趣,他的觀察其實也頗爲精準:德國人的確不太注重飲食,而所謂老派德國菜,也未必稱得上“美食”。 大家有興趣研究的,可以去翻看一下梁文道先生寫的文章。
民以食為天,今次開一開德國菜系列,希望可以令大家了解一下德國人除了飲啤酒吃香腸啃豬腳的習慣之外,他們到底有什麽香港人不太了解的地道菜和日常飲食。
第一炮要介紹的是Spätzle。
先說一下德文,這個食品名稱來自“Spatz”,即是麻雀,而-le這個字尾,在德國南部方言之中,代表細小。有點像香港人在形容可愛的東西,或者跟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便會使用曡字一樣。所以這個名稱,可以翻譯成麻雀仔。
Spatz,麻雀,德國也有很多 |
哇!這麽恐怖?吃麻雀?不要誤會。德國人沒有中國人吃禾花雀般的習慣。其實Spätzle是麵食,維基百科翻譯成“德國麵疙瘩”,這個名稱我連怎麽怎麼讀也不知道,所以我還是稱之為德國鷄蛋麵吧。另一個比較有趣的翻譯是利用這個字的意思,那麼我們可以稱這個麪為小麻雀麵…
德國鷄蛋麵 |
這個鷄蛋面是德國南部施瓦本地區或者近瑞士,奧地利一帶著名的傳統食物。
其實做法極度簡單。爲了讓大家心中可以理解一下這個麪應該是什麽味道,我把菜譜先寫出來:
麵粉
|
500g
|
鹽
|
20g
|
鷄蛋
|
八隻
|
水或奶
|
100ml
|
一眼看穿,成分就是麵粉,鷄蛋,加水,少許鹽調味便是。
做法:先把麵粉篩一篩,然後將所有成分,包括麵粉,鹽,雞蛋,水或者牛奶,混合在一起,揉成一麵糰。這麵糰必須十分幼細,不可以有氣泡,亦不可以有顆粒在入面,免得影響口感。
然後把做好的麵團,通過一個特別的工具,擠入滾水之中。當麵糰煮好,形成條狀的時候,便可撈起。
要做這個條狀的效果,可以選用不同的工具。在德國可以隨處買到,如果沒有這個工具的話,可以用刨絲器代替,甚至好像刀削麵一樣,一條一條削進熱水中。
壓麪器,沒有的話,用木板削也可以。 |
以下是一德國Youtuber教大家做Spätzle的影片,備有英文字幕。
由於工具的不同,所以也可以看見形狀不同的雞蛋麵,有長條形的,有粒粒形的。他們的名稱雖然不同,但是成分和味道卻是十分相似的。通常這個麵食配搭肉類及醬汁一起進食,有點像中國人的米飯一樣。如果沒有主菜,或者祇想簡單地填填肚,可以直接加上芝士,放在平底鑊上煎香。而這鐘鷄蛋麵,甚至可以配上蘋果醬Apfelmus當成甜點進食。
典型食法 |
如果大家到德國旅行,人生路不熟,餐牌上又沒有英文的話,請呼喚起你僅有的記憶,尋找一下餐牌上有沒有Spätzle這個字。一來這確實是德國地道菜(雖然並無花臣,衹算平淡主食),二來德國也有“伏”菜。我自己對其他國家的菜是很開放的,吃什麽都沒有問題,但是有些香港來的朋友,接受不了某些菜式,我也明白。情況就好似外國人吃不了皮蛋臭豆腐一樣,不是食物本身好吃不好吃,而是習慣問題。簡單地用Spätzle舉例的話,也有地雷,就是"Leberspätzle",Leber,就是肝的意思,顧名思義,Leberspätzle就是混有肝臟的Spätzle。老實講,我吃肝,但是要麽爆炒,要麽香煎。這樣混合在蛋麵之中,肝臟獨有的苦味揮之不去,我是不喜歡吃的,點的時候要留意留意,不要點錯。
Leberspätzle,伏味濃,小心。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